@Shadow 老师您好,我最近碰巧看到了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手工衔接曲面的方法,在书的指导下我成功用手工的办法完成了三叉管的G2衔接,非常感谢,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步骤我很疑惑,不太理解,能请您有空的时候帮我解答一下这些疑惑吗?
第一,为什么要更改权重,使用rhino默认的权重在一次完成衔接后,在G1公差为 1°的情况下,EdgeContinuity这个指令显示的是0.87°,而一些控制点的权重是0.82左右,请问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或者只是巧合?
第二,白色线段复制4份,是因为剩下的五个控制点之间可以连接出四段直线?那如果是6阶的曲面是否要复制5份?
第三,绿色线段的起始点为什么是红色红色线段和白色线段的交点,在您的一篇帖子上看到焦点的比例需要一样,我尝试过使用白色线段的左边缘做绿色线段的起始点,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相切的,我感觉这个方法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比例上,他可以完美的控制两侧的控制点让他在没有符合曲线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让曲面达到g1的效果。
第四,曲面的连续性包含但不限于曲线的连续性,有什么渠道可以了解到在曲线连续性之外相关的知识?
非常感谢!
大佬您好,这段时间碰巧看到您这本书上写了一个手工衔接曲面的方法,我很感兴趣,在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成功用手工的方式做出了G2连续的三叉管,非常感谢,但是对于这个方法中写的一些步骤我感到=很疑惑,如果您有空的话,能方便您解答一下吗?
第一,为什么要更改权重,rhino默认的权重为什么做不到,我尝试过不更改权重,在相切公差为1°的情况下,两个边缘的G1的角度差是0.87°,更改权重之后就是0°,并且有一些控制点的权重是在0.82左右,请问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第二,把第一白色线的长度复制为四份,是因为剩下的5个控制点之间有可以连接成为四条线段吗,如果是6阶的曲面,是否要复制5份?
第三,绿色线段的起始点为什么是红色红色线段和白色线段的交点,在您的一篇帖子上看到焦点的比例需要一样,我尝试过使用白色线段的左边缘做绿色线段的起始点,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相切的,我感觉这个方法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比例上,他可以完美的控制两侧的控制点让他在没有符合曲线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让曲面达到g1的效果。
第四,曲面的连续性包含但不限于曲线的连续性,有什么渠道可以了解到在曲线连续性之外相关的知识?
如果您能回答,非常感谢!